详情
加州高铁:美国制度溃败的铁路悲歌
美欧新闻网
更新日期:2025-07-19 06:44:06

500

500

500

500

.

加州高铁是美国首条高铁,原计划连接旧金山与洛杉矶,全长约600公里,预算330亿美元。该项目 2008 年获批时,曾承诺 2020 年完工。然而,历经 17 年拖延,预算已飙升至 1280 亿美元,完工时间推迟至 2033 年。目前,项目仅完成约 192 公里的填土和 11 座立交桥建设,信号系统与轨道铺设仍未启动。7 月 16 日,忍无可忍的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终止对该项目的联邦拨款,称其为“灾难性的、超支且通往虚无”的工程,理由是 “节约纳税人钱财”;交通部长达菲也指责加州高铁局 “管理不善”。美国曾以 “基建狂魔” 自居,然而在经济、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,这条高铁在投入 160 亿美元后却沦为 “烂尾工程”,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?

 .

分析加州高铁的失败,会发现这远不只是技术层面的失误或管理上的疏漏,更是美国制度深层问题的典型体现。美国制造业早已空心化,资本集团不断侵蚀公共利益;党派之间争斗不止,联邦与州的权力划分也混乱不清。这个项目之所以陷入困境,正是因为美国的基建体系中,权力过度分散,被各类利益集团裹挟,制度又僵化得难以调整等,如此种种因素叠加,最终导致整个体系走向溃败。

 .

首先,制造业空心化与技术依赖的双重压力,让美国基建失去了自主性。曾以 “基建狂魔” 自居的美国,如今在高铁领域成了国际供应商的 “组装车间”:信号系统靠欧洲技术,转向架买日本的,铁轨要从韩国采购,而本土钢铁产能只有中国的二十分之一。这种对外国技术的依赖,源于联邦政府 “本土生产” 的硬性规定和空心化的产业基础之间的尖锐矛盾,使得项目陷入 “等米下锅” 的停滞状态。这种技术断层并非偶然,而是美国制造业外迁浪潮的必然结果。当资本把本土产业链拆解开,融入全球分工的体系中,美国国家层面的技术整合能力也就跟着瓦解了。对比中国高铁从设计到施工的 “全产业链自主化”,美国基建的 “空心化” 已经从经济问题变成了战略危机。一个连铁轨都不能自主生产的国家,怎么可能支撑起跨时代的基建革命呢?

 .

其次,技术困境的背后,其实是资本集团围剿公共利益的一场“隐形战争”。 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、航空业以及传统铁路公司心里很清楚,高铁一旦普及,会直接冲击石油消费和短途航线的利润。于是,一场精心策划的“绞杀行动”悄然开始了:它们通过游说团体向国会施压,利用环保组织发起上百起诉讼,迫使高铁线路改道,甚至操控媒体大肆宣扬 “高铁灾难论”。仅仅是一段绕行特哈查比山脉、长 41 英里的线路,就因为环保诉讼平白增加了 50 亿美元的成本。而特朗普政府做出断供决定,更是把这场 “隐形战争” 推向了高潮。科赫兄弟等化石能源领域的金主,每年投入数千万美元用于政治游说,其旗下的公司政治行动委员会在 2024 年总统选举周期中的捐款总额创下纪录,其中超过 80% 流向了共和党。当扼杀高铁成为换取政治献金的 “交易筹码” 时,公共工程就彻底沦为了资本博弈的牺牲品。

 .

第三,党派交替带来的政策摇摆,让高铁项目成了 “政治绞肉机”。从奥巴马时期联邦拨款 35 亿美元启动项目,到特朗普 2019 年撤销 9 亿美元投资并追回资金,再到拜登恢复拨款,直至这次特朗普再次断供,两党把高铁当成了体现自身立场的政治标签:共和党骂它是 “民主党搞的浪费工程”,民主党则打着环保的旗号,把它包装成 “绿色典范”。这种非黑即白的党派对立,使得政策随着总统任期大幅变动,资金链一次次断裂,工程进度陷入 “启动 — 停滞 — 重启” 的死循环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特朗普 2016 年竞选时曾承诺要打造 “世界顶级的基础设施”,甚至公开表示羡慕中国高铁,可面对加州这个项目,却毫不犹豫地痛下“杀手”。这种矛盾行为的背后,是两党把基建当成了打击政治对手的工具,因为加州是民主党的重要票仓,在环保、移民等问题上与特朗普政府针锋相对,断供高铁既是特朗普的报复手段,也是向化石能源领域的金主表忠心的 “投名状”。

 .

第四,联邦体制下的州权分裂,也让基建项目沦为 “各自为战的博弈场”。面对特朗普的再次断供,加州州长纽森虽然放话 “不会被华盛顿牵着走”,还承诺自己筹钱推进项目,但州里每年 10 亿美元的投入,在 1280 亿美元的总预算面前,根本就是杯水车薪。线路征地的难题,更暴露了州政府的难度:铁路沿线 2000 多处私人土地,谈判平均要花 3 年时间,农场主漫天要价,把征地成本抬到了总预算的 30% 以上;环保组织又频频打官司,逼得线路改道好几次。这种零散分割的治理模式,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责不清,再碰上联邦政府反复插手,项目推进就陷入 “谁都想管,结果谁都管不好” 的僵局。对比中国 “中央统筹规划、地方落实执行” 的高效模式,美国的基建在联邦制框架下,慢慢变成了互相推卸责任的 “甩锅游戏”。

加州高铁的烂尾,本质是美国政治文明的“体温计”。 从技术断层到资本绞杀,从党派博弈到州权撕裂,所有矛盾最终指向同一个根源:当金钱政治绑架政策导向,当短期选举周期摧毁战略耐心,当联邦制沦为责任推诿的遮羞布,基建烂尾便成为必然。特朗普的断供决策看似是项目的致命一击,实则是美国制度痼疾的集中爆发——一个无法凝聚共识推进长期项目的国家,终将在全球基建竞赛中逐渐边缘化。